(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好的方法吗?)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题及答案
周记考试网中的这篇文章是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题的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 1、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 2、国家公务员考试每道题多少分
- 3、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题及答案
周记考试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关于 [] 一些相关资讯,欢迎阅读!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到底什么是鸡兔同笼问题呢相信很多考生还有点迷糊,鸡兔同笼问题是行测理科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其实这类题型自古就有记载。据《孙子算经》记载:今有雉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94足,问雉兔各有几何这就是最初的鸡兔同笼问题。当然举一反三,很多符合这类题型特征的都可归类为鸡兔同笼。那么这特征是什么呢难道是在题目当中看到出现鸡和兔的问题,就想到这是个鸡兔同笼问题呢答案肯定不是!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跟大家一起来看一下鸡兔同笼问题的特征:
按照《孙子算经》的记载,题干已经告诉我们头的总数和脚的总数,并且隐含条件鸡有一个头两只脚,兔有一个头四只脚。因此我们这样归纳鸡兔同笼的特征:已知某两种事物两个属性的指标数和指标总数,分别求个数问题。在以后解题中,只要题干符合这个特征,我们就可以认定是鸡兔同笼问题。
例如:一共有20道题目,答对一道得5分,答错或不答扣一分,要答对多少道题,才能得82分
这个题它是不是一个鸡兔同笼问题我们就看它符不符合这个特征,题中告诉我们,答对一题和答错或不答一题是两个事物,并且告诉我们事物的两个属性:题目和得分,指标数分别为对一道5分,错一道负1分,指标总数是一共20道题,一共得82分,所以它符合鸡兔同笼的特征,是一个鸡兔同笼问题。
再如:某零件加工厂按照工人完成的合格零件和不合格零件支付工资,工人每做出一个合格零件就能得到工资10元,每做一个不合格零件将被扣除5元。已知某人一天共做了12个零件。那么他在这一天做了多少个不合格的零件
这个题是不是一个鸡兔同笼问题呢我们也看一下它是否符合这个特征,题干告诉我们合格零件和不合格零件是两个事物,并且告诉我们事物的两个属性:个数和工资,指标数分别为:一个合格零件10元,一个不合格零件扣5元,指标总数是12个零件,但是它还缺少一个指标总数,即没有告诉我们共得的工资!所以它不符合鸡兔同笼问题,这就不是鸡兔同笼问题。我们要怎么样修改它才能变成鸡兔同笼问题呢只要在题干中告知工资总数,然后再让我们求不合格零件或者合格零件多少个,它才可以变成鸡兔同笼问题。
我们知道了什么样的问题是鸡兔同笼问题了,该如何求解呢
首先我们回忆一下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我们就接触过鸡兔同笼问题,最容易理解的方法也是这个时候学习到的,就是画图法。只不过当时接触的题目数据要小很多。是这样的一道题:
一个疯狂的农夫把鸡和兔子放在了一个笼子里,数了数一共有10个头,26条腿,帮帮农夫算算有几只鸡、几只兔子
为了能让小学生清晰的记住其中的数量关系,采取了画图的方法:
1、一共有10个头,那我们就用圆圈画出10个头:
画图添加算式,清晰明了,但是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当题干数目较大时,比如开始我们讲的《孙子算经》记载的问题,画图就比较麻烦了,但是通过这个画图的思想,我们不难总结出,其实在给每一个头都画2条腿的过程,就是假设所有的动物全是鸡,进而找到差异进行计算的。
那么推荐给大家的方法是假设法:鸡兔同笼,只有鸡和兔两种动物,不是鸡就是兔,所以我们既可以假设全是鸡也可以假设全是兔,那么到底我们假设全是鸡还是全是兔呢理论上假设全是鸡或兔都是可以的。
假设全是鸡,一只鸡2只脚,35个头有70只脚,而实际上题干告诉我们的脚有94只,少了24只脚,这说明不全是鸡!我们把一只鸡变成一只兔,它将多出两只脚,现在要多出24只脚来:用24÷(4-2)=12,什么意思就是说把12鸡变成12只兔,它将会多出24只脚来,所以兔有12只,鸡就有23只,这个题我们就解答完了。可以看出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还是比较简单和快捷的。
中公解析:假设全是鸡:35×2=70
实际94
少24÷ (4-2)=12(兔)
鸡:35-12=23(只)
可以看出,假设法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是比较高效的。那么根据这个方法,一起来解决一下下面这道考试真题。
例: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两个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两教室当月共举办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培训1290人次,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培训
A.8 B.10 C.12 D.15
在甲教室培训和在乙教室培训是两个事物,并且告诉我们事物的两个属性的指标数即甲教室每次可以坐50人,乙教室每次可以坐45人;指标总数是一共培训27次,共培训1290人次,所以它符合鸡兔同笼的特征,属于鸡兔同笼问题。
甲教室 表示鸡;乙教室 表示兔;
27次 表示头;1290人次 表示脚。
中公解析:假设全是甲教室:50×27=1350
实际1290
多60÷ (50-45)=12(乙教室)
甲教室:27-12=15
归根结底,其实鸡兔同笼问题并不难,只要我们做到熟记鸡兔同笼问题的特征,判断所做题型是否属于鸡兔同笼问题;然后再用假设法解题,基本就不成问题了。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考生们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大家不断夯实和练习,通过大量练习,掌握各类题型,才能做到胸有成竹。祝大家有所收获,取得优异的成绩!
国家公务员考试每道题多少分
国考每题分值如下:
1、言语理解与表达共计40题,每题0.8分,总分32分;
2、数字推理共计5题,每题0.8分,总分12分;
3、图形推理共计10题,每题0.6分,总分6分。
4、定义判断共计10题,每题0.7分,总分7分;
5、类比推理共计10题,每题0.5分,总分5分;
6、逻辑判断共计10题,每题0.8分,总分8分。
7、资料分析共计20题,每题1分,总分20分。
8、常识判断共计20题,每题0.5分,总分10分。
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指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部、委、署、总局招考在中央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招考条件相对比较严格,一般均要求全日制本科应届、历届毕业生,部分职位要求硕士研究生和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时间相对比较固定,一般集中在每年10-11月份。
中央公务员考试和地方考试性质一样,都属于招录考试,考生填报相应的职位进行考试,一旦被录取便成为该职位的工作人员。具体公务员政策可参看国家公务员网的相关政策。地方公务员考试有资格考试和招录考试两种。绝大多数地方公务员考试采用的是招录考试的方式,考生选择职位报名参加考试,考上后就直接录取为该部门的公务员,和中央公务员程序一样。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题及答案
1. 一些人会用简单的加法机计算,一些人会用复杂的计算机计算。用计算机比用加法机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计算。假设用这两种机器的价钱相同,那么,使用计算机的人一般来说要比使用加法机的人每小时挣钱多。
以下哪项是使上述论证的结论合乎逻辑的假设()
A.一般说来,会计是根据他们所作的计算数量以及他们所挣的钱数的不同而有区别的
B.一个会计花在工作上的时间越多,挣的钱越多
C.一个会计完成的计算量越多,挣的钱越多
D.一个会计进行的计算越准确,每小时的要价就越高
参考答案:C 【查看本题解析】
2. 以下诸项结论都是根据1998年度西单飞舟商厦各个职能部门收到的雇员报销单据综合得出的。在此项综合统计作出后,有的职能部门又收到了雇员补交上来的报销单据。
以下哪项结论不可能被补交报销单据这一新的事实所*()
A.超级市场部仅有14个雇员交了报销单据,报销了至少8700元
B.公关部最多只有3个雇员交了报销单据,总额不多于2600元
C.后勤部至少有8个雇员交了报销单据,报销总额为5234元
D.会计部至少有4个雇员交了报销单据,报销了至少2500元
参考答案:D 【查看本题解析】
3. A国有40%的家庭的男主人认为,只要家里有学龄前儿童,妻子就不应该出外工作,而应留在家里照顾小孩。B国有80%的家庭的男主人则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妻子出外工作体现了男人对女权的尊重。据调查,A国每两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家中有学龄前儿童;B国每三个家庭中就有两个家中有学龄前儿童。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以下哪项必定为真()
A.A国的儿童人数多于B国
B.题干中缺乏足够的条件,对A国和B国的丈夫们对自己有学龄前儿童的妻子出外工作的支持率进行确定性的比较
C.A国的丈夫们对自己有学龄前儿童的妻子出外工作的支持率低于B国的丈夫们
D.B国的丈夫们对自己有学龄前儿童的妻子出外工作的支持率低于A国的丈夫们
参考答案:B 【查看本题解析】
4. 不必然任何经济发展都导致生态恶化,但不可能有不阻碍经济发展的生态恶化。
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表达了题干的含义()
A.任何经济发展都不必然导致生态恶化,但任何生态恶化都必然阻碍经济发展
B.有的经济发展可能导致生态恶化,而任何生态恶化都可能阻碍经济发展
C.有的经济发展可能不导致生态恶化,但任何生态恶化都可能阻碍经济发展
D.有的经济发展可能不导致生态恶化,但任何生态恶化都必然阻碍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D 【查看本题解析】
5. 在评价一个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时,有人说:“只要企业能获得利润,其管理者的素质就是好的。”
以下各项都是对上述看法的质疑,除了()。
A.有时管理层会用牺牲企业长远利益的办法获得近期利润
B.有的管理者采取不正当竞争的办法,损害其他企业,获得本企业的利益
C.某地的卷烟厂连年利润可观,但领导层中挖出了一个贪污集团
D.某电视机厂的领导任人唯亲,工厂越办越糟,群众意见很大
参考答案:D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