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国考90个岗位无人报名——2022年国考超202万人报名
- 1、24年国考缴费人数
- 2、国考冷门岗位无人报考,要不要去“捡漏”?
- 3、2024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
周记考试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关于 [] 一些相关资讯,欢迎阅读!
在教育的广阔舞台上,公务员考试历来是衡量人才、选拔精英的重要一环。2024年国考报名情况呈现出一种微妙的对比:一方面,90个岗位竟无人问津,显得颇为冷清;另一方面,回望2022年国考,超过202万人竞相报名,热闹非凡。这一冷一热的鲜明对比,不仅折射出公考市场的风云变幻,也引人深思,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教育导向与职业规划的变迁?
一、冷热不均,岗位吸引力何在?
2024年国考中,90个岗位遭遇“零报名”尴尬,这绝非偶然。深入分析,不难发现,这些岗位多位于偏远地区或属于冷门专业,工作环境艰苦,职业发展路径相对狭窄。在当下年轻人普遍追求职业稳定性与个人价值实现并重的背景下,这类岗位自然难以吸引眼球。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考生在选择岗位时更加理性,不再盲目跟风,而是根据自身兴趣、专长及长远发展考虑,做出更为审慎的决定。
二、教育导向下的职业规划
从2022年国考报名人数的井喷式增长,到2024年的“冰火两重天”,背后折射出教育体系与职业规划的紧密联系。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重视职业规划的早期布局,他们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发挥专业特长、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岗位。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规划能力。当前,高校应进一步强化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设定职业目标,避免盲目追求热门岗位,而忽视个人兴趣与潜能的匹配。
三、政策调整与市场响应
面对国考岗位报名冷热不均的现象,相关部门也应适时调整政策,优化岗位设置,提高偏远地区及冷门岗位的吸引力。通过提高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条件、拓宽晋升渠道等措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基层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同时,市场也需积极响应,通过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机制,打破“唯学历”、“唯热门专业”的壁垒,为不同背景、不同能力的求职者提供更多展现自我的舞台。
四、个人选择与社会责任
在职业规划的道路上,个人选择与社会责任应相辅相成。面对国考报名冷热不均的现状,考生需理性审视自我,既要考虑个人职业发展,也应兼顾社会责任,勇于担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社会也应营造尊重多元选择的氛围,鼓励年轻人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无论是扎根基层,还是在城市奋斗,都能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的双赢。
结语:展望未来,教育与公考的和谐共生
从2022年国考的火爆到2024年部分岗位的遇冷,国考报名情况的变化,不仅是考生个人职业规划的体现,更是教育体系与社会需求动态调整的反映。未来,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与改革的持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育与公考将实现更加和谐的共生。高校应继续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政府则需不断优化岗位设置,提高岗位吸引力;而考生自身,则需理性规划,勇于担当,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如此,方能共同绘就一幅教育兴、人才强、国家盛的壮丽画卷。
24年国考缴费人数
24年国考缴费人数如下:
303.3万。
2024年度国考报名环节收官,报名总人数达291.4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自10月15日8时国考报名系统开通以来,经过十天的报名(截至10月24日17时30分),2024国考报名总人数已达291.4万人,较与2023年同期增加近41万人,首次突破290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其中,260.61万人通过招录单位审核,拿到2024国考的“入场券”,比2023年同期增加了36.5万余人。
据此前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公布的招考公告,2024年国考共计划招录39561人,较2023年度增加2461人,涨幅近7%,再度创下新高。这也是国考连续六年扩招。
由于报名截止时间为24日18:00,少量考生的报名数未统计在列,但中公教育预测2024国考的报名人数或将突破300万。
“从近四年国考报考情况来看,2024国考报考人数再度刷新历史峰值,无论是招录人数还是报名人数均创下历史新高,可谓‘供需两旺’。此外,2024国考的报名人数接近2021年的两倍,三年时间翻了一番。”中公教育高级分析师李茜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据统计,竞争最激烈的岗位为“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业务处室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3)”,该岗位招聘1人,报名人数为3679,过审人数为3572。该职位专业要求较为宽泛,法学、经济学、计算机等多个专业门类的考生都能报名,不限制工作经历、不限制政治面貌,不需要具备服务基层项目的“特殊身份”,宽容性最大,符合条件的考生较多。
此次共有4个岗位的报名人数突破2000大关。而在竞争最激烈的十大岗位中,有六个来自西部地区,主要集中在国家统计局地方调查总队、地方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地方海关等部门。
税务部门是历届国考的招录“大户”。今年税务系统共招录2.4万人,占总招录人数的67%,截至10月24日17:30,过审人数达167.19万人,报名人数达190.32万人,竞争比为69.64:1,略高于全国竞争水平。
首次参与国考招录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共招录3052人,在全部部门系统中排名第二,15.34万人通过招录单位的审核,报名人数达到15.92万人,平均竞争比50.28:1,低于全国竞争比。
而竞争最激烈的系统为生态环境系统,竞争比高达302.5:1,高于全国竞争比四倍。
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2024年度国考仍有部门岗位无人报考。截至10月24日17时30分,共有137个岗位无人报考,占总职位数的0.7%,比2023年度国考减少22个。“挂零”职位遍布全国各地,涵盖铁路公安、海关、海事局等行政执法部门,大多是一线执法职位,具有专业性强、业务工作强度大、报名身份设限等特点,相对来说门槛较高,符合条件的考生较少。
国考冷门岗位无人报考,要不要去“捡漏”?
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然而,随着报名人数的逐年攀升,一些相对冷门的岗位却因为无人报考而备受关注。这些岗位常常被视为“捡漏”的机会,那么,考生们是否应该考虑尝试呢?
首先,让我们看看这些冷门岗位的特点。一般来说,这些岗位往往由于工作性质、地点、待遇等因素不如热门岗位吸引人,所以报考人数相对较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岗位没有前途。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岗位可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被考生们忽视。
其次,考生们应该认真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是否适合这些冷门岗位。虽然这些岗位可能报考人数较少,但是要求往往也比较高,需要考生具备特定的技能和经验。如果考生没有相应的能力和兴趣,即使成功“捡漏”,也难以胜任这份工作。
此外,考生们也应该考虑到“捡漏”的风险。虽然这些冷门岗位可能报考人数较少,但是也往往更加容易被淘汰。因为这些岗位需要的人数往往也较少,所以竞争会更加激烈。考生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和运气来应对这种风险。
综上所述,考生们是否应该尝试“捡漏”取决于自己的情况和实力。如果考生们具备相应的能力和兴趣,并且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那么可以考虑尝试。但是,如果考生们没有相应的准备和信心,那么还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更为稳妥。
2024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
2024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介绍如下:
截至2023年10月24日,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已达到了2831327人,通过审查的人数为2461879人。然而,有136个职位无人报名,167个职位审查通过为零,402个职位资审合格小于3人。平均竞争比为62.2,其中577个职位的竞争比小于3,而职位的最大竞争比达到了3572.0:1。
据统计,目前竞争最激烈的职位是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业务处室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这一职位,仅招录1人,已经有1086人通过资格审核,竞争比高达1086:1。位列第二名的职位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竞争比为1007:1。这些职位招录条件比较宽泛,专业要求跨度大,引来各路考生扎堆报名。
统计显示,2024年国考520个职位无人提交报名申请,看似“遇冷”,但比去年同期降低了2个百分点左右。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王健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2024年国考目前无人报名的岗位共涉及19个系统,主要涉及的是海事局一线执法岗位、海关系统、金融监督管理系统、铁路公安以及统计系统等相关职位。
王健表示,无人报考岗位多数为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如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该职位需要长期出差,经常深入乡村厂矿一线;再比如满洲里海关现场一线岗位,报考条件中要求身体条件须符合《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住宿自理,服从关区二次调配。
此外,还有一些职位限制条件多,要求高。如某市海事局的岗位,要求报考者为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专业毕业生,要求必须是中共党员,要有服务基层项目的工作经历。
该岗位同时还有特殊要求:以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专业报考的,要求通过无限航区三副(三管轮)及船员适任考试(成绩在有效期内)或持有有效的无限航区三副(三管轮)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